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祝先生诗集序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一、《无为集》卷九
先生讳熙载字舜咨
三衢游国庠,登进士第,任朝奉郎,守秘书丞,老于吴之华林。
先生悟风骚,盖其出于天性。
幼时见邻家童诵《剑池》诗云「林风摇晚隐,山月泻秋光」,时六岁,遽谕之曰:「岂非『林风摇晚影』耶?
传者误耳」。
乡先生许洞闻而奇之。
及冠,场屋有声名。
和文李公以礼币延致门馆,与其二子游,厥后皆称贤公子。
先生屡校文郡国,得人为最多。
丞相王沂公初应乡书,时人未知名,先生首荐之,而巍中鼎科。
及典诰命,文章温赡,天下莫不服先生之鉴,然未尝以毫发有干于相府,天下益高先生之节。
平生与人交必尽诚,不隐默以取悦。
其为政端方,耻阿谄以事上,故与时寡合,志不得伸。
而其造道深笃,于名教中自有乐地,出处趣尚,一见于诗。
夫莫耶干将,有切玉之利,而其用缓于割鸡;
黄钟大吕,有格神之和,而其音艰于众听。
灵草指佞,而奸邪惮之;
宝鉴烛隐,而魑魅恶之。
某尝出先生之门,知先生为最深,故述诗序云。
明州雪窦山资圣寺第六祖明觉大师塔铭治平二年二月 宋 · 吕夏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七、明觉禅师语录、《延祐四明志》卷一七、《四明图经》卷一一、《雪窦寺志》卷六
夫真空不空,是有无證;
寂灭不灭,是往来相。
佛以权实一法,开顿渐之径,使随器而趋之,有不离道场得大智慧,有难行苦行为人天业。
日月为明矣,而盲者不见睫毛;
舟枻可济矣,而溺者沦于波浪。
人之未有恶明而忘济者,其心一也,其途异矣。
昆蚑之性,群行食啄,倦则息,触则避,求所以安乐,不待教而能也。
人之于贵贱贫富寿夭得丧,不知自然之分,爱恶悲欣,廉贫静躁,纠缠桎梏,无所解脱。
昼劳形骸,夜动梦寝,至于老死,且不知息。
彼昆蚑知所以安乐,人顾不能也。
佛之教人,推性命之际,以极天地之外,乃至观身如掌中物。
传付法宝,不寓文字,是谓禅那。
山岳之大,有时而泐,金石之刚,有时而刓,形器之用也。
我则异于是,无去无住,无取无离,不见于内,不见于外,不见中间。
自利义也,利他仁也。
是谓涅槃妙心诸佛法印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
佛以授摩诃迦叶,传僧伽梨衣,以待补处出世,为成道之符。
自是衣法相传,二十有七世香。
至王子初入中国,谥曰圆觉
圆觉传大祖大祖传鉴智,鉴智传大医,大医传大满大满传大鉴,大鉴藏衣传法而已,大慧继之,大寂承之,其后皆以所居称。
若天皇、龙潭、德山,雪峰、云门、香林、智门,其世次也。
禅师讳重显字隐之,大寂九世之孙,智门之法嗣也。
俗姓李氏,母文氏,以太平兴国五年四月八日生大师遂州
始生瞑目若寐,三日既浴,乃豁然而寤,屏去荤血,不习戏弄。
七岁,有僧过其门,挽持袈裟,喜不自胜。
闻梵呗之声,辄泣下。
父母问其故,恳请出家。
父母执不可,师不食者累日。
咸平中终父母丧,诣益州普安院仁铣师,落发为弟子。
大慈寺僧元莹,讲《定慧圆觉疏》,师执卷质问大义。
至心本是佛,由念起而漂沈,伺夜入室请益,往复数四,莹不能屈。
乃拱手称谢曰:「子非滞教者,吾闻南方有得诸佛清净法眼者,子其从之,彼待子之求也久矣」。
师于是东出襄阳,至石门聪禅师之席。
居三岁,机缘不谐,聪谕之曰:「此事非思量分别所解。
随州智门祚禅师,子之师也」。
师乃徙锡而诣之,一夕问祚曰:「古人不起一念,云何有过」?
祚招师前席,师摄衣趋进,祚以拂子击之,师未晓其旨,祚曰:「解么」?
师拟答次,祚又击之,师由是顿悟。
寻往庐山林禅师道场,问之曰:「法尔不尔,云何指南」?
林曰:「只为法尔不尔」。
师遂拂衣而退,众皆股栗。
有毁于林者,林谕众曰:「此如来广大三昧也,非汝等辈以取舍心可了别也」。
师辞往池州景德寺首座,为众解肇法师《般若论》。
知州曾公会以果子抵于地曰:「古人云,不离当处常湛然,即今在何许」?
师指景德长老曰:「只此长老亦不知落处」。
曾公云:「上座知也,不得无过」。
师曰:「明眼人难瞒」。
师南游杭州,住持苏州洞庭翠峰,嗣智门也。
未几,曾公出守明州,手疏请师住持雪窦资圣。
苏人固留不可,师曰:「出家人止如孤鹤翘,去若片云过顶,何彼此之有」?
雪窦本智觉禅师道场,智觉雪峰五世孙,备传琛,琛传益,益传韶,而寿继之,智觉其号也。
一法同源,而地有盈虚,师之至犹家焉。
决潢污,变清泚,掖躄偃,争迅驰,州邦远近,辐辏座下。
驸马都尉和文李公表锡紫方袍,侍中贾公又奏加明觉之号。
师住持三十一载,度僧七十八人。
先是,门弟子建寿塔于寺之西南五百馀步,一日命侍者洒扫塔亭,行至山椒,历览久之,曰:「自今过此,何日复至」?
左右皆大惊。
众迎师还,师坚指塔所,众皆号泣。
随至塔前,或曰:「师无颂辞世耶」?
师曰:「吾平生患语之多矣」。
翌日出杖屦衣盂,散遗其徒。
有问疾者,留食,殷勤与之约曰:「七月七日复来相见。
其夜盥浴整衣,侧卧而灭。
时皇祐四年六月十日,俗寿七十三,僧腊五十
七月初六日入塔,如师之约。
呜呼,师得妙用善机,不敢诸法,能知去来、达性命。
故方是时升堂皇、游墙藩者,悟性相体空,顿息万缘,为大乘法器,曰义怀、在和,凡百五十人,传其法于天下。
彼遮护意根,网绊初心,背觉合尘,逐念流徙,得少为多,妄立知见,虽三诣投子,九陟洞山,师亦援手濡足,而无以救之。
是犹孔子之有宰我孟子之有盆成括,非其师之过也。
自师出世,门人惟益、文轸、圆应、文政、远尘、允诚、子环,相与裒记提唱语句诗颂,为《洞庭语录》、《雪窦开堂录》、《瀑泉集》、《祖英集》、《颂古集》、《拈古集》、《雪窦后录》,凡七集。
师患语之多,而其徒怆然犹以为编捃有遗,盖利他之谓也。
余得其书而读之,二十馀年,虽瞻仰高行,而录利所縻,无由亲近。
使得稽首避席,沾彼法雨,觉悟尘劳,庶几可教者,今蔑如之何。
师辞世十有三年,碑表未立,馀杭僧惠思撰《行业录》,与其徒元圭、觉济大师悟朋继踵,褒文请铭。
跂慕之心,重之以门人之请之勤,抑有待耶?
愚公叩壤以移山,虽不量力,其诚则至矣。
谨焚香再拜,系之以铭曰:
噫惷愚,背本源。
一念,生二根。
胜与劣,驷马奔。
嗜所得,自诈谖。
失大道,南北辕。
艾至老,愉朝昏。
正遍觉,人天尊。
迷者挽,溺者掀。
朝暾出,彗霾云。
渴得浆,寒得薪。
悟报化,知非真。
趣安隐,摆客尘。
王叔生,广佛事。
破六宗,应弹指。
法来东,非会际。
信衣传,只履逝。
五山真法器。
立积雪,殊其臂。
忍非忍,得法髓。
债必偿,有裔嗣。
皖公潜,佛日翳。
翩南游,立如椔。
乞解脱,彊哉慧。
攘蜂虿,神兵卫。
破头峰,众云从。
横六气,酾二宗。
教任意,任懒融。
黄梅儿,陌上童。
阙七相,了诸空。
圣服劳,杵臼佣。
和心偈,掊争锋。
夜南骛,怀是逢。
帝稽首,晞下风。
舟复新,叶归丛。
有道得,无心通。
世有承,四众依。
灯相绩,埙应篪。
师异禀,自孩提。
斥腴隽,蹈圣梯。
慈固挋,不得施。
恭孝,终苴缞。
铣落发,莹质疑。
汉之东,得我师。
抉盲瞆,柞荒菑。
昔无有,今委蛇。
遇沾洽,发萌荑。
淫蛙鸣,钟未簴。
鱼目藏,明珠吐。
岿二山,下担负。
来万里,足茧踽。
訇春雷,披蛰户。
辩缚解,诀去住。
沃醍醐,𣂏甘露。
百五十,胄蕃庑。
穷车辙,诵句语。
瞻骨肉,轴绘素。
远胡越,近杖屦。
捐粗相,悉开悟。
山茀郁,泉咿幽。
虎迹交,鼪猱啾。
塔门閟,樛。
天南垂,海彪彪。
囊破褐,笈单裯。
来环绕,五体投。
名彊身,禄饱喉。
狃怨憎,甘鲍鱐。
睨真乘,等赘疣。
庆我生,辩蕃莸。
蕲诱掖,邈无由,瑑坚石,摅忧。
治平二年乙巳岁二月五日
相州观察使宗景夫同安郡李氏墓志铭 北宋 · 王安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王魏公集》卷八
夫人李氏,镇国军节度驸马都尉、赠太保尚书令中书令秦国和文公遵,秦国献穆大长公主之孙。
镇潼节度观察留后、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良定公端懿,嘉兴郡太夫人郭氏之子。
年十有八,归今相州观察使宗景。
服事舅相李定、王姑崇国夫人以孝闻,缝纫烹饪必以身,而晨昏寒暑,饮食必以时,性庄静,读书传略知大方,闺门之内,人无间言。
封昭德县君,进同安郡
元丰四年二月甲子终,享年五十有二。
九月某甲子,陪葬于西陵
子男二人:仲尧,太子右内率府副率,先夫人卒;
仲獬,太子右内率府副率
女七人:长昭德县,适左侍禁唐卿
宁德县,适右班殿直石继祖;
崇德县,适蔡州录事参军
比丘尼崇因院主觉大师悟本
广德县,适右班殿直曹琚;
次早卒;
一未行。
铭曰:
婉婉夫人,禀德自天。
闺阃孔肃,馈祀罔愆。
彼苍者何,不锡以年。
刻铭垂芳,于久其传。
文学桥铭 宋 · 黄士毅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三、《重修琴川志》卷一五、《吴都文粹》续集卷三六、《虞山书院志》卷九、道光《苏州府志》卷三○
鲁、邹而降,道为绝学。
千五百年,起濂续洛。
寥寥闽派,久几复绝。
再起沧洲,教修日揭。
无极二五,在人一源。
故不同地,时生圣贤。
吴通上国,公即游鲁。
胡然历世,莫踵公武
睹迹亦昧,吁方肇祠。
是用作记,意严洒讥。
嗟予小子,世闽产吴。
敢诵所自,沧洲之徒。
登桥而思,刻铭述记。
期我同心,如水荐至。
能令后学,本末易明。
伪行不作,踵公自今。
医工郭耕道 宋末元初 · 方回
 押支韵
上古三皇轩农羲,天始有柱地有基。
腹虚与实疗民饥,心塞与开植民彝。
保民性命专厥司,握生杀权名曰医。
万事万物有偶奇,一阴一阳之所为。
五运六气相参差,流行百骸敷四肢。
河堤蚁窍如针锥,荣卫微爽颠不治。
沉里浮表数及迟,指下难明审毫釐。
能肉其骨扶其危,神圣工巧古所推。
汴梁凯旋并门师,代州之郭天下知。
半留中原半南移,大方脉科三百期。
黄金台边驿骑驰,大树古巷传言丝。
趣装北上扬喜眉,药囊香细温风吹。
肘后之秘神护持,本草我亦一二窥。
素问难经手曾披,但于一事似有疑。
左右心肝肾肺脾,女人反此背看之。
叔和脉经无此辞,托名为诀翻支离。
尺盛尺弱分两岐,句拙语俗意有疵。
举世附和莫钳锤,惟晁公武能辨兹。
欲攀易牙别渑淄,郭侯去矣不可羁。
丹砂赤箭参朮,豕苓鸡壅败鼓皮。
百发百中谨所施,楼护侯鲭勿涎垂。
弘景当有还山期,赠行聊效黄庭诗。
与姚漕手简(五) 北宋 · 李之仪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一三、《姑溪居士文集》卷二二、《永乐大典》卷一一三六九
溧水县李宥者,和文都尉家贤子弟也。
和文乐义尚贤,天下学士大夫归之,其风流所暨,至今凛然。
不独有其家风,又能悉心政事,所可称美。
幸托临属,前有改官状四纸矣,垂成之际,一举则其德倍于他日。
伏望特达,俯践祈请,不胜企祝。
方此闲陋,不当率尔为言。
其如久荷眷遇,亦以仰报也。
皇恐皇恐。
李和文公 北宋 · 钱惟演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
更教仙骥傍边立,尽是人间第一流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一)
昭德新编原序景祐三年七月 北宋 · 李遵勖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同治《清丰县志》卷九
予尝历览古贤风烈,子刘子唐刘禹锡有云:「读书三十年,百虑而无一得,然后知世所谓无非畏途,唯出世间法,可尽心耳。
繇是置几案者,皆旁行四句之书;
备将迎者,多赤髭白足之侣。
深入知地,净通还源,客尘观尽,妙气来宅」。
予服勤斯言,景行先哲,而能和长者之论,蹈高世之行者,则见之于故太子太傅文元晁公
一日具手疏,谈向来道义,继以所著《昭德新编》三策相示,且曰:「非尚辞华,多存劝戒,止述大意,勿用虚饰。
自为冠引,申明篇旨,俾之别叙芳矱,用施华椠」。
嘉故人之雅意,遘仍岁之多疾。
文方嗟于将落,公倏悲于先露。
追惟畴昔,泫然流涕。
今里中多暇,一发珍蕴,复雪尘虑,玩绎辞理,有如子刘子焉。
近之者,则薰服乎之媚;
法之者,则性静乎龙鲵之渊。
将广布传谅,资探撷思,其人不可得而见矣!
翰林公以懿文华国,登鸾凤之署,荣于世官;
以淡水论交,挺金玉其相,表于风俗。
怀先正绪馀之感,形尺牍欸密之情,勉从践言,无爽修许云尔。
时皇宋景祐三年七月一日李遵勖序。
按:《昭德新编》卷首,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邓尉探梅图卷吴丈翛闲属题 晚清 · 费念慈
 押灰韵
菖蒲潭西冷香冱,千树万树梅花开。
招邀胜侣惬元赏,座中宾主皆仙才。
是时湖山正全盛,倡酬诗海倾金罍。
深山大泽发光怪,眼底祸起红尘胎。
黑蜧翻空吹海立,黄狐吐火鸣篝隤。
猰貐磨牙豕人立,关河萧瑟江南哀。
圣赫斯怒奋厥武,鹰扬将帅多奇瑰。
横腰大弓射明月,脱手飞旝奔惊雷。
将军仗节壮士死,仅乃战克名城恢。
剪除榛莽到林麓,酾酒重上姑苏台
斯时此卷落何处,蛮烟瘴雨侵煤炱。
潮州太守古循吏,一檄能走鳄与鲐。
政平讼理民气乐,搜奇获向文书堆。
家山在眼嗟久客,忽忆三径埋蒿莱。
压装重比郁林石,鲈鱼正美归去来
翛闲堂前盛宾客,论文话旧相追陪。
石泉泼乳试苦茗,地炉暖火开新醅。
公武图书几上列,天随杞菊阶前栽。
人生百年贵行乐,忘忧惟有常衔杯。
田沧海几迁贸,麻姑三见生黄埃。
呜呼和靖不可作,使我瞻望心徘徊。
零丁一岛弃瓯脱,泥沙万斛输边财。
鲜卑重译语格磔,侏离短后声喧豗。
奇鸧九头当户叫,社鼠五技凭城猜。
景教流行大道晦,祛庐左上群经灾。
浮云扫空烛龙曜,尧天舜日照九垓。
江湖一卧几裘箑,键开且复甘驽骀。
春风人日一壶酒,草堂久闭滋莓苔。
山僧报我雪成海,款扉一纸劳相催。
朝来折简与君约,拿舟同访山之隈。
驸马都尉李和文公挽词二首 其一 1038年8月 北宋 · 宋庠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曲里犹龙族,西京尚主侯。
勋华传旧钺,名理寄虚舟。
得疾真无妄,观生遂若休。
偏嗟荀令沼,回作逝川流。
驸马都尉李和文公挽词二首 其二 1038年8月 北宋 · 宋庠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北第琴樽歇,东原旌旆飞。
清风邈无所,此路是长违。
野阔车吞响,天愁日抱辉。
空馀门下客,鱼鸟叹何依。
驸马都尉李遵勖兄加赠太师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七、《宋元宪集》卷二一
敕:朕昨以拥三神之休,均百顺之锡。
第以封爵,遍于臣工。
然流光者庆蕃,位重者文缛。
特因下嫁之戚,申及孔怀之恩。
弗检常褒,是谓殊数。
具官遵勖亡兄具官累赠太傅某,宽明庄重,淳深干敏。
克纂堂构,自结本朝。
以通侯之世家,备能臣之烦使。
预平狂狡,阴济惠和
或握节聘戎,誉高使表;
或剖璋临部,政推边最。
修涂未极,景算夙沦。
天启善祥,地华姻睦。
早慰在原之感,亟钦服衮之荣。
及此均禧,讵忘旌德
宜极师璜之品,载焕京阡之荣。
可。
镇国军节度使驸马都尉李遵勖为疾病乞致仕不允批答(一)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宋元宪集》卷二九
卿勋伐之华,材猷兼劭。
早膺尚礼,实睦近姻。
驸马之荣,烈通侯之籍。
望高贵里,时陟将坛。
而能出擅藩宣之勤,居多位著之恪。
乃心道素,探颐艺文。
余怀所嘉,曷日而既?
今乃因晦明之偶沴,援进退之大方,确布书辞,愿致官政。
矧告旬未几,年力甫强,谢仕而归,在礼安据?
卿其止念,虑宝精神,招还天和,顷迟药喜。
慰我虚伫,勿复文陈。
镇国军节度使驸马都尉李遵勖为疾病乞致仕不允批答(二) 北宋 · 宋庠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宋元宪集》卷二九
卿向苦癯疴,甫淹时晦,特优赐告,用适颐生。
属疗治之未瘳,览控陈之迭至,愿还有政,追踵昔贤。
高风所存,媮俗知慕。
然卿地虽姻密,器实虚恬。
情栖道腴,行富天爵。
偶婴无妄之疢,固匪不衷之灾。
视履其旋,何恙弗已?
遽归印绶,殊恻朕心。
矧向福未涯,与善无爽。
勉辅医药,行复粹和。
姑废冲怀,即断来表。
李评内殿承制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文恭集》卷一三
敕某:夫外戚之地,多徇纷华;
和文之庭,雅尚名教。
以尔承祖德之茂,习父教之忠,不杂贵游,克蹈训行。
近缘贵主之请,稍进禁涂之联。
俾渐迩于威颜,益迁承于音制。
往修胜业,以对褒章。
别纸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九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五
圣贤之言,离合弛张各有次序,不容一句都道得尽。
故《中庸》首章言中和之所以异,一则为大本,一则为达道。
是虽有善辨者,不能合之而为一矣。
伊川先生云:「大本言其体,达道言其用」。
体用自殊,安得不为二乎?
学者须是于未发已发之际识得一一分明,然后可以体用一源处。
然亦只是一源耳,体用之不同,则固自若也。
天地位便是大本立处,万物育便是达道行处,此事灼然分明。
但二者常相须,无有能此而不能彼者耳。
子思龟山气象固不同,然若使龟山又只道个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则不成解书矣。
释氏便要如此,尝见其徒说李遵勖请某僧注《信心铭》,其人每句大书而再注本句于其下,便是只要如此鹘突也。
「中庸不可能」,明道但云克己最难,故曰中庸不可能也。
贯彻上下,不若龟山之奇险也。
龟山之说,乃是佛老绪馀,决非孔子、子思本意。
兼「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两句,若如龟山之意,则文理自不通。
但人悦其新奇,不觉其碍耳。
若今人依本分做文字,则「而远人」处下「而」字不得,须下「则」字方成文理。
后面虽有求仁之说,然其道言之,自学者之,又似王氏说话。
道若果不可为,则学者又安可求仁以为道?
若学者可求,则不可为之说又赘矣。
枉费说词,无益学者,而反有害于义理之正,不可从也。
向见李先生亦自不守此说,又罗先生、陈几叟诸人尝以为龟山《中庸》语意枯燥,不若吕与叔之浃洽,此又可见公论之不可掩矣。
吕与叔说道不远人处记得尽好,可更检看。
「鸢鱼」、「鬼神」两章,却是上蔡说得通透,有省发人处。
如此说虽是排著一片好言语,然却无个贯穿处也。
智、仁、勇须做有轻重看,若言仁者必有勇,则仁勇一而已,岂有轻重?
勇者不必有仁,则又岂可便言无轻重乎?
此三者,天下之达德,然逐人禀赋成就不同,故有生知安行、学知利行、困知勉行之异。
然仁则浑然全体,智、勇固在其中。
生知安行则从容中道,而学利、困勉不足言矣。
「其动以天,圣人之事」,龟山此章若以上章「诚者天之道」言之,则「以」字不为害。
若直指道体而,则「以」字下不得矣。
「近而不尊」者,谓何等事?
试举一二以證之。
要之此章说得常不快人意也。
张子卿秀才公武1056年 北宋 · 梅尧臣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茫茫九土中,天网该时秀。
有凤不收罗,有麟不获狩。
贤豪为咨嗟,都邑琼琇
而我当是时,欲见恨未遘。
忽过广平居,遇子乃邂逅。
怀中二新篇,幸出洗昏瞀。
一美韩公子(自注:稚圭也。),一语南方寇。
铿然青琅玕,交戛风雨骤。
辄用告众多,亦未甚便售。
固知至珍物,不入市井贸。
昨朝惊扉鸣,始悟子来扣。
钜编高贮襟,细卷仍函袖。
麻衣踏犀靴,再拜谨以授。
因之重感怆,世德实有旧。
文体古为徒,家声喜能又。
其间赞愚辞,愧累将恐诟。
摩拂李杜光,诚与日月斗。
退之心伏降,安得此孤陋。
岂能造春荣,岂解易星宿。
一身犹寒饥,生未饱(夏校:当作豆。
高高河汉流,肯下借(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馈)湔漱。
虫鱼傥无施,捉撮不乖缪。
聊此慰穷愁,文章终莫就。
庭前枯石榴,寒雀并清昼。
逍遥独咏歌,寄翼与报酬
定州阅古堂1049年 北宋 · 富弼
四言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天下十八道,惟河北最重。河北三十六州军,就其中又析大名府定州真定府高阳关为四路,惟定州最要。定为一路治所,实天下要重之最。知是州者,兼本路兵马都部署,居则治民,出则治兵,非夫文武才全,望倾于时者,不能安疆埸屏王室也。然自国初已来,专以武臣帅诸路。庆历七年甘陵妖贼据城叛,河北妖党相摇以谋应,卒骄将愞,人心大震。天子悟,始议选儒臣帅四路,以督诸将。乃起知郓州资政殿学士给事中昌黎韩公真定,以遏乱萌。明年春,贼诛人安。既而夏大雨,河决商胡,东北入于海。河北灾,人复不宁,流徙失业者四出,咸不翅千里,僵殍满道。天子恤然,且虞他癚,遂以公帅定。定既要重天下,宿兵素多,属伤残之后,官民枵困,征赋逃无几而兵不少减。兵袭旧幸歉,益骄以悍。公夙夜裁整,以威以怀,兵之骄不从令者,脁其首恶,斩以徇,略为条教。馀怗怗就约,不敢玟于室。至有调发者,远而弥戢,如公亲临。已而招集逋亡,四流争还,如啼孩奔父母,惟恐其后。至则充然各得其欲,农无废陇,赋有馀粒,不旁诛横敛而上下足。堙漏补罅,一面完固。公既击瞗梗之兵,又育彫瘵之民,左行斧钺,右哺饮食,乱者毕治,亡者毕存。礼法政教,向之人所不得闻者,今渐濡酣饫,无不贯彻。自是边人革其耳目,新其肝肠,优为而乐从,故人易治而功成速也。又明年秋,天子图公之功,诏加大学士。公先尝表其志,幸终三年,不愿亟易也。至天子抑骑召而使即以授,姑遂公请,亦以慰斯人爱公之心也。公惕宠处官,虽无事未尝辄自豫,念兵与民之急,宜无过者。矧临要重之路,忧虞所系,凡是绘画,不可以无法。乃择取历代贤守良将总若干人行事,创大屋,以类相次,绘于周壁,谇之曰阅古堂。盖欲阅古之人所为而为之法也。噫!公雅文盓武,自当视乎古人。且天下方迟公入辅,以致太平,若其安疆埸屏王室,岂庸考古而后能哉?实公冲然,不自有其有,而归乎古人也。其悬知来者,不师绘事而公是师也。虽然,蹋古蒐善,惠人警己,公之意谓其至矣乎!公邮问索诗,因粗序所致之旨,以志其始而示于后。诗曰:
朔方之兵,劲于九土。
尤劲而要,粤惟定武
兵劲在驭,用则罴虎。
失驭而劲,骄不可举。
曰保曰贝,闭壁连阻。
武爵新(《永乐大典》卷七二四一、《四朝诗》作斯)守,束手就虏。
皇帝曰噫,汝武曷取。
有敝必革,以儒于抚。
公来帅定,始以威怒。
有兵悍横,一用于斧。
连营怛之,胆栗腰伛。
既惧而教,如餔如乳。
以刺以射,以钲以鼓。
无一不若,师师旅旅。
列城自刺,靡不和附。
阴沴为梗,降此大雨。
大河破泄,在河之浒。
民被黜垫,田入莽污。
流离荡析,不得其所。
公戚曰吁,予敢宁处。
乃大招来,乃大保聚。
乃营帛,寒衣饥茹。
民归而安,水下孰禦。
强弱死生,由公复虑。
曰义曰仁,震(《永乐大典》作霜)肃春煦。
合和蒸天,天顺以序。
公境独稔,爰
公俗独乐,夫耕妇杼。
人虽曰康,公亦奚豫。
谓此一方,民与兵具。
务剧任重,稽古其裕。
人皆谓公,与古为伍。
公文化民,公武禦侮。
何思古人,公不自许。
遂择奇匠,绘于堂宇。
列其行事,指掌可数。
前有古人,在我门户。
后有来者,依我墙堵。
斯堂勿坏,有堂有故。
堂之不存,来者曷睹。
宏乎焕乎,千载是矩。
按:《皇朝文炮》卷一二。又见《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五,嘉靖《真定府志》卷一八,道光《直隶定州志》卷二一,民国定县志》卷一九。
四明法智尊者实录 北宋 · 释则全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明尊者教行录》卷七
大师讳知礼字约言,俗金氏,前汉金日磾之裔也,后子孙代为明人。
父经,母李氏。
七岁丧所怙,为报鞠育,急于出家,即从故里太平兴国寺僧洪选手下为弟子。
十五祝发受具,二十从宝云通法师天台教观。
始及二载,厥父偶梦师跪于通之前,通持瓶水注其口。
自后圆顿之旨,一受即了。
因即代讲,仅乎数载。
殆通之灭,礼复自梦贯师之首,擐于左臂而行,即自解曰:「将非初表受习流通,次表操持种智之首化行于世也」?
至淳化辛卯岁,受请于乾符寺乾符中间改曰承天,今为能仁。),绵历四祀,诸子悦随。
堂舍侧陋,遂迁于保恩院(今延庆也。)
师自咸平二年已后,专务讲忏,常坐不卧,足无外涉,修谒尽遣。
前后讲《法华玄义》七遍,《法华文句》八遍,《摩诃止观》八遍,《大般涅槃经疏》一遍,《净名经疏》二遍,《金光明经玄疏》十遍,《观音别行玄疏》七遍,《观无量寿佛经疏》七遍,《金刚錍》、《止观义例》、《止观大意》、《十不二门》、《始终心要》等讲说不计其数。
著述《光明玄续遗记》三卷,《金光明文句记》六卷,《观经妙宗钞》三卷,《观音玄疏记》共四卷,《十不二门指要钞》二卷,《观经融心解》一卷,《辅行传弘决题下注文》一卷,《义例境观五照》一卷,《天台教与起信论融会章》一卷,《别理随缘二十问》一卷,《释请观音疏消伏三用》一卷,《对阐义钞辨三用一十九问》一卷,《光明玄当体章问答偈》一卷,《释难扶宗记》二卷,《观心二百问》一卷,《十义书》三卷,《解谤书》三卷,《答日本国信禅师二十七问》一卷,《答杨文公三问并书》一卷,《绛帏三十问答》一卷,《开帏试问四十二章金光明三昧仪》一卷,《千手眼大悲心咒行法》一卷,《授菩萨戒仪》一卷,《放生文》一卷,《为俞殿头作修忏要旨》一卷,《为司法祝坦作发愿文》一卷。
修法华忏法三十昼夜五遍,金光明忏法一十昼夜二十遍,弥陀忏法一七昼夜五十遍,请观音忏法四十九昼夜八遍,大悲忏法三七昼夜一十遍。
年至五十七,位同志一十人,誓愿要期,修法华忏,三年期满日共焚身,供养妙经,求生净土。
行法将圆,无何,名达朝彦,翰林学士杨公亿连书请住世。
郡守直史馆李夷庚同倅众官僚,曲加敦请,咸乞住世,说法利生。
以是志愿不得而施。
复偕十僧修大悲佛事三年,以坚志行。
师自三十二出世住持,一心讲忏,共三十八年。
尝然三指以供佛。
起造院宇一所,大小三百间。
造弥陀、观音、势至圣像总一十二躯,普贤菩萨一躯,大悲菩萨一躯,天台祖师六躯。
即写天台教乘仅一万卷。
天禧元年翰林杨亿申奏诏赐紫衣。
天禧四年驸马李遵勖委曲奏请师号,真宗特赐「法智大师」。
至天圣五年冬卧疾,虽粗用医治,而不替说法。
六年正月五日戌时,跏趺而坐,召大众说法。
最后言曰:「吾竭力尽心,建此道场,誓愿流通天台教观,汝等善自荷担,莫作最后断佛种人。
吾祖至训,汝其思之。
夫生必有死,犹旦暮,然汝等当勤精进,修道无间,则世世生生相逢有在矣」。
语毕,骤称阿弥陀尊号,奄然而逝。
露龛示身,经二七日,爪发俱长,颜貌如在。
过七日,迁于南门郊外,将致阇维。
先闻异香馥郁,火灭烟消,得舌根不坏,舍利五色,不可胜数,而多为宫裳士庶得之。
越五载,至明道二年癸酉岁七月二十九日,门弟子奉灵骨,瘗于崇法院之左,立塔以识之。
春秋六十九,僧腊五十四。
禀法领徒者三十馀人,所谓则全、觉琮、本如、崇矩、尚贤、梵臻、仁岳、慧才等也。
登门入室者,纳计四百七十八人。
馀之务学方来,不可胜纪。
手度弟子立诚、又玄等七十人
每岁仲春,建菩萨戒会。
其被化者,常满五千大众。
其馀密行潜德,殆难概见。
上之所录悉众所知闻,庶几后贤咸仰上德云尔。
时明道季秋十八日,门人则全谨录。
圣俞李侯家鸭脚子嘉祐二年1057年秋 北宋 · 欧阳修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
绛囊因入贡,银杏中州
致远有馀力,好奇自贤侯。
因令江上根,结实夷门
始摘才三四,金奁献凝旒。
公卿不及识,天子百金酬。
岁久子渐多,累累枝上稠。
主人名好客,赠我比珠投。
博望昔所徙,蒲萄安石榴
想其初来时,厥价与此侔。
今也遍中国,篱根及墙头。
物性久虽在,人情逐时流。
惟当记其始,后世知来由。
是亦史官法,岂徒续君讴(自注:京师无鸭脚树,驸马都尉李和文自南方移植于其第。)